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地鐵上聽到:一個父親對孩子說,不努力就回中國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柏林的地鐵. 灰色. 安靜. 規整.


我坐在U-Bahn的座椅上. 車廂裡是那種典型的德國'秩序感'. 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. 看書、聽音樂、望向窗外.

然後我聽到了那句話.


一個德國父親對著大概十歲的兒子說:'Wenn du nicht hart arbeitest, gehst du zurück nach China.'

如果你不努力,就回中國去.

聲音不大. 但在安靜的車廂裡. 每個字都清晰可聞.

我抬起頭. 看見那個金發的男人正嚴肅地看著自己的孩子. 孩子低著頭. 手裡拿著一張數學測驗. 分數不太理想.

'回中國'.

這三個字. 像一顆石子投進我心裡的湖水.



什麼時候開始. '中國'變成了'威脅'的代名詞.

什麼時候開始. '努力'變成了'恐懼'的動力.


我想起小時候. 父母對我說的話是:'不努力就考不上好大學'. '不努力就找不到好工作'. 從來沒有人說:'不努力就去德國'.

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裡. 德國是'發達國家'. 是'更好的地方'. 是'成功人士'才能到達的'彼岸'.

可是在這裡. 在這個德國父親的話語體系裡. 中國變成了'失敗'的歸宿.

這種認知的'錯位'讓我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復雜.


地鐵繼續行駛. 穿過柏林的地下隧道. 燈光、黑暗、速度、距離. 這些物理概念突然有了別的含義.

我開始想象那個孩子長大後的樣子. 他會如何看待'中國'這個概念. 會如何理解'努力'的意義. 會如何定義'成功'和'失敗'.

也許他會成為一個'優秀'的德國人. 會說標准的德語. 會有體面的工作. 會融入這個'有序'的社會.



但他的潛意識裡. 永遠會有一個聲音告訴他:'中國'是你不能去的地方. 是'墮落'的象征. 是'失敗'的證明.

這是一種多麼'殘酷'的教育方式.

用'恐懼'來激發'動力'.

用'偏見'來塑造'認知'.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已經有 9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共有 9 人參與評論    (其它新聞評論)
    評論1 游客 [曰.癸.讀.孝] 2025-11-25 21:44
   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有偏見。就像這次中日爭端中,我發現很多華人對日本的偏見一樣。
    上一頁1下一頁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76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.0032 秒